跳到主要內容

※課程設計與教學 / 自編教材 / 翰林版閱測複習資料 / 翰林版明湖居聽書閱測解析

明湖居聽書                              解析卷___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題組

01.以下這篇文章寫的是韓娥的歌聲,請仔細閱讀後作答:

  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善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列子.湯問》)

( )()本文主旨在說明 ()善歌者感人之深,移人之速 ()陽春白雪,曲高和寡 ()音樂洋洋盈耳,令人迷戀 ()高歌可以當哭。

( )()本文有七個「之」,其意義有幾類 ()一 ()二 ()三 ()四 類。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韓娥善歌又善哭 ()韓娥之歌,可改變人們的情緒 ()雍門之人善歌哭,乃仿效韓娥而來 ()韓娥曼聲哀歌,連自己都悲愁得三日不食。

答案:()()()()()()

解析()共可分三類:一為動詞,往,如「東之齊」。二為受詞,代稱韓娥,如「逆旅人辱之」、「遽而追之」、「厚賂發之」。三為介詞,的,如「忘向之悲也」、「雍門之人」、「放娥之遺聲」。

語譯:  從前韓娥向東前往齊國,因為缺少糧食,所以路過雍門時,就地賣唱來換取食物。她走了以後,歌聲的餘音還在梁棟之間環繞,幾天不斷,人們還以為她沒有離開呢。她路過一間旅店,店裡的人欺負她,她便拖長了聲音哀哭起來。哭聲觸動了整個地區的老少,他們悲愁、落淚,三天吃不下飯。韓娥走了,他們急忙去追趕。韓娥回來,又為他們引吭高歌。整個地區的老老少少,都不自主地興高采烈,手舞足蹈,完全忘卻了先前的悲傷。後來,韓娥離開時,他們就送很厚重的禮物給她。因此雍門的人到現在都擅長哀歌,那是當年模仿韓娥餘音的結果。(向:先前。賂:財物。發:給予。放:音,通「仿」。)

02.請閱讀下文後作答:

  潁川太守髡陳仲弓。客有問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傴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慙而退。(《世說新語.言語》)

( )()「府君何如」,「府君」乃指 ()陳仲弓 ()客 ()潁川太守 ()董仲舒。

( )()文中,客引《易經》之言「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用意是 ()譏刺陳仲弓非忠臣孝子 ()盛讚太守與陳仲弓為金石之交 ()暗示元方應代父受刑 ()極力宣揚賢吏與忠臣孝子應上下同心。

( )()陳元方在言語上的表現,下列何者為最適切的形容 ()期期艾艾 ()童言無忌 ()尖酸刻薄 ()應答得體。

答案:()()()()()()

解析()()由元方言「足下言何其謬也」以及文末「客慙而退」可知。

語譯:  潁川太守處陳仲弓(陳元方的父親)以剃髮的刑罪。有人問陳元方說:「潁川太守是個怎樣的人?」陳元方回答說:「是位高明的太守。」那人又說:「那令尊的為人如何呢?」陳元方回答說:「家父是位忠臣孝子。」那人就說:「《易經》上說:『兩人同心,其銳利可以斷金;同心之言語,其香氣如蘭一般,可以散播四方。』哪裡有高明的太守對忠臣孝子處以刑罰的呢?」陳元方說:「你的話太荒謬沒道理了,我不想回答你。」那人說:「你根本是回答不上,所以藉著彎腰駝背冒充恭敬,裝聾作啞的敷衍了事吧!」陳元方說:「從前殷高宗放逐孝子孝己;周時尹吉甫放逐孝子伯奇;漢時董仲舒放逐孝子符起。這三位父親都是高明的父親,而這三位兒子都是忠臣孝子。」那人聽了,就很慚愧的走掉。(髡:音,剃髮,多用於刑罰。)

03.〈明湖居聽書〉選自劉鶚的《老殘遊記》,下面兩篇文章談的是此人此書,請仔細閱讀後作答:

  劉鶚的《老殘遊記》與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曾樸的《孽海花》並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部小說的深刻之處,是揭露了過去文學作品很少揭露的「清官」的暴政。作者說:
  「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試觀徐桐、李秉衡,其顯然者也。二十四史中,指不勝屈。作者苦心願天下清官勿以不要錢便可任性妄為也。歷來小說皆揭贓官之惡;有揭清官之惡者,自《老殘遊記》始。」
  胡適認為這段話是《老殘遊記》的中心思想。劉鶚筆下的「清官」,其實是一些「急於要做大官」而不惜殺民以邀功,用百姓鮮血染紅烏紗帽的劊子手。《老殘遊記》二十回只寫了兩個酷吏—前半寫一個玉賢,後半寫一個剛弼。玉賢是以「才能功績卓著」而補曹州知府的。在他任曹州知府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衙門前十二個站籠便站死了二千多人,其中十個倒有九個半是良民。于朝棟一家,因和強盜結冤被栽贓,玉賢不加調查,一口咬定是強盜,父子三人就斷送在站籠裡。一個雜貨鋪掌櫃的年輕兒子,由於酒後隨口批評了玉賢幾句,也被抓進站籠站死。老殘一針見血地指出:「我說無才的要做官很不要緊,正壞在有才的要做官。你想,這個玉太尊不是個有才的嗎?只為過於要做官,且急於做大官,所以傷天害理的,做到這樣。」(見第三、四、五回)
  小說中的剛弼,被稱作是「清廉得格登登」的清官,他曾拒絕巨額賄賂,但卻倚仗不要錢、不受賄,一味憑自己臆測斷案,枉殺了很多好人。他在審訊賈家十三條人命的巨案時,主觀武斷,定魏氏父母是凶手,嚴刑逼供,鑄成駭人聽聞的冤獄。(見第十六回)
  山東巡撫莊耀是一位愛才欲渴的封疆大吏,卻如此不辨愚賢,把玉賢、剛弼那樣的酷吏視為肱股之臣。由於這班迂腐的官吏自信不要錢便可對上帝、質鬼神了,卻完全不講求那些搜求證據,研究事實,判斷是非的法子與手段;完全信任他們自己的意見,武斷事情,固執成見,所以「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劉鶚先生眼見玉賢、徐桐、李秉衡一班人,由清廉得名,後來都用他們的陋見來殺人誤國,怪不得他要感慨發憤,著作這部書,來大聲指斥「清官」的可恨可怕了。(劉德隆《劉鶚小傳》)

( )()此段文字在說明 ()清官誤國之可怕 ()貪官汙吏之可恨 ()滿清政府之腐敗無能 ()士大夫之無恥。

( )()在《老殘遊記》中,為什麼斷定「清官」都是一些「急於要做大官」的呢?因他們 ()深怕懷才不遇 ()不惜殺民以邀功 ()以威嚇人民來取樂 ()仗恃自己才華橫溢。

( )()文中「用百姓鮮血染紅烏紗帽」指的是 ()愛才欲渴,不辨賢愚 ()求官位而冤枉、犧牲百姓的性命 ()貪贓枉法,枉殺好人 ()一針見血,直指事物的要害。

( )()文中「肱股之臣」指的是 ()清廉不怕死的官 ()封疆大吏 ()輔佐之臣 ()有才華之臣。

( )()下列何者並非文中「清官」所為 ()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 ()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 ()嚴刑逼供,鑄成駭人聽聞的冤獄 ()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

答案:()()()()()()()()()()

04.請閱讀下文後作答:

  宓子賤為單父宰,辭於夫子,夫子曰:「毋迎而距也,毋望而許也;許之則失守,距之則閉塞。譬如高山深淵,仰之不可極,度之不可測也。」子賤曰:「善,敢不承命乎!」宓子賤為單父宰,過於陽晝,曰:「子亦有以送僕乎?」陽晝曰:「吾少也賤,不知治民之術,有釣道二焉,請以送子。」子賤曰:「釣道奈何?」陽晝曰:「夫扱綸錯餌,迎而吸之者陽橋也,其為魚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魴也,其為魚也博而厚。」宓子賤曰:「善!」於是未至單父,冠蓋迎之者交接於道。子賤曰:「車驅之!車驅之!夫陽晝之所謂陽橋者至矣!」於是至單父,請其耆老尊賢者,而與之共治單父。(《說苑.政理》)

( )()本文的主旨是 ()說明投竿釣魚之術 ()說明用人治民之道 ()強調敬老尊賢之義 ()諷刺沽名釣譽之行。

( )()「過於陽晝」是說 ()宓子賤的才能超過陽晝 ()陽晝的才能超過宓子賤 ()宓子賤責備陽晝 ()宓子賤拜訪陽晝。

( )()「毋迎而距也」句中「距」字,其義是 ()保持距離 ()通「拒」,拒絕 ()通「矩」,依規矩 ()離棄。

( )()「冠蓋迎之者交接於道」,「冠蓋」是借代為 ()顯貴者 ()求職者 ()願受教者 ()自備車服以相隨者。

( )()本文以「陽橋」和「魴」 ()說明兩種魚不同的滋味 ()說明兩種釣魚的方法 ()比喻趨奉之徒和賢能之士 ()比喻躁進之徒與恬退之士。

答案:()()()()()()()()()()

解析語譯:  宓子賤將到單父擔任邑宰,向孔子辭行,孔子說:「不要迎合他而又拒絕他,不要一望見他就答應他;輕易地答應他,就失去自己的立場,拒絕他又使自己陷於閉塞的境地。要讓自己像高山深淵般高深莫測,抬頭看不到頂,測量也測量不到底。」子賤說:「是的,怎敢不接受您的指教!」宓子賤到單父擔任宰邑,(臨行前)去拜訪陽晝,問說:「你有什麼話要送給我的嗎?」陽晝說:「我年輕無知,不懂得治理老百姓的方法,但我有兩個釣魚的經驗,請允許我將它送給你吧。」子賤問:「是什麼釣魚經驗呢?」陽晝說:「將魚餌掛在鉤上將線投入水中,迎面而來一下就咬住魚鉤的魚,叫陽橋魚,這種魚肉瘦味道也不好;如果若隱若現,好像咬鉤又好像不咬鉤的魚,叫魴魚,這種魚肉肥而且味道醇厚。」宓子賤說:「說得太好了!」宓子賤還沒有到達單父,那些坐著車馬來迎接他的達官貴人就已經成群地等在路上了。宓子賤說:「快趕車!快趕車!那陽晝說的陽橋魚來了!」到了單父以後,宓子賤請來單父地方上德高望重、賢能的人,和他們一起治理單父。(宓:當「姓」時,音扱:音,至、到,此處指投下。錯:通「措」,措置、置放。)

05.請閱讀下文後作答:

  昔韓娥東齊,匱糧,過雍門,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娥之遺聲。(注:欐:音,屋梁。曼聲:拉長聲音。喜躍抃舞:形容高興得手舞足蹈的樣子。抃,音《列子.湯問》

( )()關於本文主旨,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下里巴人,和之者眾,通俗樂曲感人之深 ()善歌者感人之深、移人之速 ()善歌者歌唱技巧之精妙多變 ()雍門之人善於歌哭之由來。

( )()下列選項中的字詞,與上文框線中的「之」、「鬻」、「逆」及「放」四個字詞,意義相同者為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 ()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置於市,賈十倍,人爭「鬻」之 ()「逆」閹防伺甚嚴 ()「放」於利而行,多怨。

( )()「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下列選項中何者最適合形容上述韓娥的音樂魅力 ()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鄭衛桑間,靡靡之音 ()黃鐘毀棄,瓦缶雷鳴 ()六馬仰秣,沉魚出聽。

答案:()()()()()()

解析()由韓娥歌聲與聽者的行為變化,主旨應在歌聲感人之深、移人之速。

()()皆為「往、到」之意。出自《論語.陽貨》。()賣/買。出自劉基〈賣柑者言〉。語譯:拿出來還是光采鮮亮,質地如溫玉而顏色如黃金;放在市場中,要價比平常高十倍,人們卻爭相購買。()迎接/謀反的、反叛的。出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仿效、學習/依據。出自《論語.里仁》。

()()文中無此描述。()本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因儒家認為其音淫靡,不同於雅樂,故斥之為淫聲亡國之音()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卻遭到毀壞拋棄,反而是陶製的鍋具發出如雷的巨響,比喻小人當道,賢才不受重用。()形容音樂感人之深。

語譯:  從前韓娥向東前往齊國,因為缺少糧食,所以路過雍門時,就地賣唱來換取食物她走了以後,歌聲的餘音還在梁棟之間環繞,幾天不斷,人們還以為她沒有離開呢。她路過一間旅店,店裡的人欺負她,她便拖長了聲音哀哭起來。哭聲觸動了整個地區的老少,他們悲愁、落淚,三天吃不下飯。韓娥走了,他們急忙去追趕。韓娥回來,又為他們引吭高歌。整個地區的老老少少,都不自主地興高采烈,手舞足蹈,完全忘卻了先前的悲傷。後來,韓娥離開時,他們就送很厚重的禮物給她。因此雍門的人到現在都擅長哀歌,那是當年模仿韓娥餘音的結果。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