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班級經營與輔導 / 班級公約

親師溝通溝通與合作

(文章取自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學生、老師、家長班級活動的主要成員,三者之間能彼此尊重、瞭解與關心,必能營造一種溫暖愉悅的學習氣氛,讓孩子快樂的成長。老師運用最佳溝通技巧,促進師生良好互動關係,提升親師溝通交通,建立親師合作關係,讓親師生都能得到最大的成長。

本篇包含三個重點:

壹、溝通技巧-老師在情緒穩定下,以親切態度、愛心、活力,掌握有效溝通原則,透過聲音、說話方式、面部表情、眼神、肢體動作等溝通技巧,達到親師生最佳互動。

貳、師生互動-老師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生,並做好『師生互動』的各項具體工作,在溫馨、和諧的氣氛下,相互成長學習。

參、親師溝通與合作-老師掌握親師溝通技巧,在初接新班級平

            時進行溝通互動,並透過親師協會的成

立,建立完善的新師合作模式。

 

壹、溝通技巧

老師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可以建立個人良好的人際關係,促進團體凝聚力及團體向心力,減少不必要的誤會,並可增進教學效能。

小小的叮嚀

老師態度親切隨和、輕聲細語、情緒穩定、富同理心、面帶笑容、且幽默有活力,就是一位最佳溝通者,不但受小朋友、家長喜歡,而且是同事間最好的工作夥伴。

我們要做到的

一、掌握有效溝通的原則:

(一)積極聆聽、察言觀色。

(二)適時鼓勵、讚賞與肯定。

(三)掌握電動機找對時間。

(四)目光柔和、保持眼部接觸。

(五)用語簡潔、言詞明確。

二、善用溝通的技巧

(一)聲音

1.平穩而堅定。

2.語詞中庸,熱情而富感情。

3.誠懇清晰。

4.音量大小適中。

(二)說話方式

1.流利、少有詞窮的窘態。

2.強調關鍵字眼。

3.平穩、不疾不徐。

(三)面部表情

1.因高與而微笑。

2.生氣時皺眉。

3.表情開朗。

4.表情穩定,不會陰情不定。

5.下巴放鬆,但非鬆弛。

(四)眼光接觸

1.目光穩定,但不是那種令人不安的瞪視。

(五)肢體動作

1.展開雙臂(願聞其詳)。

2.適度的手勢。

3.正襟危坐或放鬆姿勢。

4.站立時抬頭挺胸。

如果是這樣

一、學校有位老師口音重,同事都無法瞭解其說話的內容,影響同仁間的溝通,學生聽起課來也很吃力,家長常到校抗議。

二、學校開早會時,行政人員業務報告,為爭取時間,以條例報告,底下老師各忙各的,事後行政人員埋怨老師不配合行政,老師埋怨行政說明不清,校務常陷入停滯狀況。

三、學區家長對於班上事務,常不願與老師溝通,直接告到校長、主任,校長又轉達老師,造成親、師、行政的困擾。

不妨試試

一、請學校利用周三教師進修,安排語言表達、溝通技巧的課程,聘請專家蒞校指導。

二、對於鄉音重的老師,直接告知,並請自行利用錄音器材矯正,或參加語言表達訓練班。教師早會時,每位教師應隨身攜帶筆記本,隨時記錄行政報告事項。

三、行政報告採條列式,重要事項應詳加說明或書面呈現,並確認會方紀錄。

四、教師參加各項會議應尊重報告人,不可處理私人事務,遇有不清楚事項,應當場求證明白。

五、行政應建立親、師、行政溝通管道,遇有家長控訴事件,應傾聽雙方意見,並做最佳溝通,必要時採面質處理。

六、成立家長申訴專線:

(一)教師會服務專線。

(二)家長會服務專線。

(三)輔導室服務專線。

七、教師溝通能力的自我成長:

(一)設法開拓及暢通溝通管道。

(二)反省自己的溝通態度及能力。

(三)努力瞭解現代的流行資訊。

(四)自己有抒發情緒壓力的正常管道。

(五)自我溝通能力的成長。

(六)調整自我的溝通方式。

(七)自我激勵與磨練。

八、自我檢視是否犯有溝通禁忌: 

       

  

偶而有

從未有

1.插嘴

 

 

 

2.咒罵或說粗話

 

 

 

3.喃喃不清或說話太小聲

 

 

 

4.聲音單調無趣

 

 

 

5.用太多質語(那麼、好比說、您知道)

 

 

 

6.鼻音太重

 

 

 

7.講話太快

 

 

 

8.發音錯誤

 

 

 

9.音調太高

 

 

 

10.鄉音濃

 

 

 

 

貳、師生互動

老師與學生在溫馨、和諧的氣氛下,彼此尊重,彼此翔,讓老師欣于付出、樂於教學;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小小的叮嚀

師生互動的引導者是老師,老師如能掌握互動的原則與技巧,就較能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園地。

我們要做到的

一、先確認老師對學生的態度是:

(一)喜歡學生。

(二)關心學生的身心甚于學業成績。

(三)儘快記住學生名字,並更加認識他。

(四)常親切呼喚孩子的名字。

(五)常參與孩子的活動。

(六)瞭解孩子的次級文化。

(七)主動與學生接觸、交談。

(八)肯定孩子具有多元智慧的能力。

(九)能向孩子坦誠自己的感受與內心世界。

(十)能接納孩子的感受與意見。

二、做好『師生互動』的具體工作:

(一)做好第一天接班工作,讓孩子留下良好的印象。

(二)瞭解每個孩子的成長背景,但不可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三)老師先具備班組經營的技巧,營造教室裏的春天,讓孩子喜歡老師,喜歡上學。

(四)每天進教室前,先告訴自己:今天孩子將有快樂的一天。

(五)收集有趣創新的點子,運用於教學上,讓孩子喜歡上學。

(六)善用導師時間,培養師生感情。

(七)利用聯絡簿,生活花絮與師生對話,鼓勵導引學生正確思想。

(八)瞭解每個孩子的學習起點行為與學習態度。   

(九)善用師生溝通的原則:

1.有目的的溝通。

2.運用反映式的反應一讓學生知

道您瞭解他的感受。

3.使用我的訊息一以不責備的語

氣,表達您正面的感受或不悅

的事情。

4.真實的尊重學生。

5.避免使用壓力識諷和訕笑。

6.避免使用標簽。

7.讓學生認為老師對他有信心的感覺。

(十)運用班歌、班呼建立學生團隊精神。

(十一)其他:

1.每天以快樂心情面對小朋友,並聆聽小朋友的想法。

2.新生小朋友與生俱來的個別差異。

3.成全小朋友合理的要求:避免過高的期望水準。

4.熟悉輔導技巧,協助學生身心發展。

5.以愛孩子的態度,看待班上每一位孩子。

6.老師常保愉快心情,衣著活潑清潔,言行一致,以身教贏得

學生的喜愛。

 

如果是這樣

一、 家長間常批評老師,讓小朋友對老師產生不信任感。

二、老師保有傳統觀念(如學生不可留長髮),小朋友無法接受,師生關係惡化。

三、老師年紀大,小朋友卻喜歡年紀輕的老師,總覺得隔壁班老師比較好。

四、新任教師經驗不足,班級常規不佳,老師採高壓手段,師生關係緊張。

五、中途接班,小朋友喜歡原任老師。

不妨試試

一、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主動打電話告訴家長,一起分享喜悅。

二、常常創些新點子,讓孩子期待上學。例如:

(一)班上養些孔雀魚,讓孩子期待什麼時候生小魚。

(二)豆豆園的豆苗什麼時候開花?

(三)今天早晨老師將要講什麼好聽的故事?

(四)今天即將出現在黑板的謎語是什麼?

三、不定期給家長一張卡片:告訴家長,他的孩子有那些

優點(不提缺點)。

四、下課時,可以與小朋友一起玩、聊天,瞭解孩子的需要或感覺。

五、每天精神抖擻,神采奕奕,必要時可改變造型,讓孩子喜歡你。

六、每天以微笑迎接每位小朋友,看看他們的臉,告訴他們:孩子!我好

喜歡你。

七、請教別班老師班級經營經驗,逐步建立師生新關係。

八、善用慶生會:每月舉辦慶生會,老師親自製作生日卡,並贈予祝福的話,以表達對孩子的喜愛。

九、運用肢體語言:微笑、打勾勾、握手、拍拍肩等。

十、參加教師效能訓練、語言表達訓練,增進溝通教學能力。

十一、贈送神秘小禮物。

十二、時常檢視師生情感係數: 

      

時常

偶而

很少

1.老師能將心裏的感受告訴學生。

 

 

 

2.老師能將學生當作是自己的子女。

 

 

 

3.老師能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

 

 

 

4.學生願意將心事告訴老師。

 

 

 

5.學生有困難時,會求助於老師。

 

 

 

6.學生敢向老師表達反對或不滿的意見。

 

 

 

7.學生覺得老師像是家裏的人或好朋友。

 

 

 

8.學生肯定接受老師的建議。

 

 

 

9.學生覺得自己被老師關懷。

 

 

 

 

參、親師溝通與合作

老師、家長是兒童教育的最佳合夥人,透過溝通與協調,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結合更多家長的力量,共同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教學活動,以擴展孩子的學習空間。

小小的叮嚀

親師溝通是親師合作的基石,而班親會成立是親師合作的具體行動,老師在新師溝通與合作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我們要做到的

一、善用親師溝通技巧:

(一)讓家長充分瞭解老師是愛學生的。

(二)讓家長瞭解孩子的任何表現,親師都需要共同負責任。

(三)在親師溝通過程中,多提孩子的優點。

(四)親師建立以『樂觀態度期許孩子行為、學習的表現』的共識。

(五)老師要以『客觀、中性的』描述孩子的問題。

(六)任何事件的溝通,要有『對事不對人』的態度。

(七)告訴家長:只要親師合作,孩子必有好的表現。

二、實踐親師溝通的具體行動:  

(一)初接新班

1.發親師問候函:問候家長,表明有幸接到這個班級,很喜歡班上的每個孩子。

2.節選優先聯絡家長,電話聯絡,以建立感情。

3.辦理親師懇談會。

4.草擬開會通知。

5.事先選擇一熱心家長,當天擔任主席。

6.確定開會流程。

7.佈置會場一溫馨、親切原則。

8.報告班級經營理念與計劃。

9.告知需要家長配合協助事項。

10.家長相互認識。

11.成立班級親師協會。

親師協會成立流程

1)說明親師協會的意義:

協助教師教學。

規劃辦理新師協會活動。

照顧班級每一個孩子。

2)事先商請有意願家長擔任重要幹部。

3)成立親師協會。

 

 

 

親師協會的組織

 

 

 

 

4)進行活動辦理。

5)期末檢討。

班親會辦理的活動項目

1)班親子聯誼活動:如烤肉、餐敘、露營活動...

2)戶外教學:親師協會規劃路線、安排車輛、行程...

3)家長專長教學:晨間說故事、英語教學、律動、電腦...

4)補救教學。

5)協助級務處理。

6)發行班級刊物。

7)成立家長成長團體。

(二)平時溝通方式:

1.家庭聯絡簿。

2.家庭訪問。

3.電話聯絡。

4.書信。

5.班刊。

6.家長成長團體。

7.其他多元溝通方式。

如果是這樣

一、校內發生意外傷害時,家長到校不應變解老師。

二、學生反社會行為問題,須家長出面時,家長不願出面。

三、體罰事件、學生學業成就落後、或管教方式意見不同,家長到校與師

問罪。

四、班級家長彼此間意見不同,變成老師困擾。

五、家長無法贊同老師經營方式,卻不願當面與老師溝通,直接函告上級

行政單位。

六、親師關係惡化,家長要求轉班,學校方面不同意轉班。

七、親師教育理念不同,造成老師困擾。

八、家長對於小朋友的學習狀況不聞不問,老師使不上力。

不妨試試

一、校內發生意外事件,除依意外事件通報這外,應請求校內相關行政人員協助,並建立處理原則與辦法。

二、學生出現反社會行為,除平日加強溝通聯繫外,應提報輔導室,必要時進行個案輔導。如家長不願出面,可由輔導室依個案輔導會議,通知家長出席。

三、如遇因意見不合,家長到校找級任老師,應避免在孩童面前喧嚷,先找安靜場所,請主任出面協調。(校長是最後協調的疇碼)

四、家長間彼此意見不合,老師應進行瞭解、溝通,並建立親師溝通制度,必要時透過會議,並以書面通知所有家長,減少不必要的誤會。

五、家長直接函告上級行政機關時,學校必會對事件進行瞭解,教師必坦然以對,如有過失,應力求改進,並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說明。

六、老師平常一定用心經營班級,並記錄各項簿冊,家長如要求轉班,行政上應透過轉班會議,以維持教師尊嚴及轉班制度。轉班會議參加人員包括家長、家長代表、級任導師、各處室主任、註冊組、學年主任、教師會代表、教評委員。

七、親師教育理念不同,可透過親師溝通、家長成長團體,進行教育理念溝通理念溝通,或請學校辦理家長教改理念研討等課程。

八、對小朋友學習不聞不問的家長,老師應主動關心,並做家庭訪問,瞭解其生活狀況,進而建立良好親師關係,主動告訴孩子在校好的表現事跡。

*參考書目*

1.國民小學低年級輔導活動教師參考手冊:王麗斐等(民86) 臺灣省國校教師研習會

2.國民小學導師手冊編輯小組(民82):領航明燈。   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3.鄭玉疊、郭慶發(民85):班級經營--做個稱職的教師   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4.楊家明(民84):搭起一座心橋--談親子溝通與親師溝通  學生輔導月刊40    P.32-35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5.李玲惠(民84):校園中環環相扣的人際關係-從沈老師的故事談起  學生輔導月刊40  P.26-31  教育部訓委員會

6.王淑俐(民84):拋磚引玉--談溝通協調 學生輔導月刊40  P.18-21 教育部訓委員會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