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課程設計與教學 / 教學之專業省思

106學年度第1學期,個人利用教學策略之改變,以日文科二年級73班為個案班級,採用「合作學習」教學方式之研究,此次研究,經個人省思發現,教師如果能注意到有關於學生方面在實施合作學習時所發生的問題,並適時的提出解決方法;在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策略上亦隨時能注意到改善問題的相關事項,改變從頭到尾講述式的教學方式,並在行動中隨時檢視、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以研究個案班級日文科學生105學年度第二學期與106學年度一學期的成績表現來看,可明顯獲得教學成效之改善。
 
一、如何提高教師教學效能:
(一)實施合作學習主要面臨的問題
 1.學生分組是關鍵,要特別注意。
 2.討論氣氛不佳,角色未能充分發揮,討論時出現秩序失控,將影響教學效能。
 3.討論時,學生不專注於學習內容,甚至有搭便車、抄答案的心態與現象,不可不防。
(二)可行的解決方法
 1.營造一個合作學習的學習環境
  (1)明確訂定學習目標,促使每個小組在時間內完成。
  (2)教師應有個人主見,不可過度順從小組的決定,並適時從旁協助小組組員的問題與衝突。
  (3)在落實個人績效責任上,降低學生產生的不安及焦慮。
  (4)在初期讓學生熟悉小組討論的合作學習方式是很重要的。
  (5)確實做到檢討與反省的工作,且不能占用太多的上課時間或佔用學生的下課時間。
 2.教材的呈現
  設計一個能引燃學生討論的好問題(非例行性的問題),一個具有擴展空間,可能性較多的題目,教師要在先前做思
  考,審視題目是否能引發學生討論,是否具有挑戰性和可討論性,不可太簡易,或太難,太簡易則不具討論的意
  義。
 3.加強班級討論常規
  隨著教學的進行,可透過師生共同協商以產生共識,制訂上課時的常規,如:
  (1)桌上不放置與上課無關用品。
  (2)遵守公民討論常規,如發言前先舉手。
  (3)發表時,要解釋為何如此解題。
  (4)發問時要說明何處不懂。
  (5)討論音量適中,避免影響其他組別。
 4.透過小組競賽改善同儕間的相處
  剛開始時由一人代表小組上台演算,之後轉變為小組總動員輪流接力上台演算,增加組員對小組的向心力、加強
  組員間的情感。
 5.善用獎勵制度誘發合作行為
  利用加分方式,誘發學生在組內互相鼓勵,產生目標導向行為。
 6.教學計劃
  依據選定的教材與編製的學習單,擬定教學目標及班級經營計劃,才能有效的進行教學活動。
 
二、在合作學習的行動歷程方面,教師的應注意事項:
(一)在學生與教師積極的相互依賴關係方面的策略
 1.分組方式。
 2.設計加分表。
 3.口頭讚美。
 4.進步分數的計算與獎勵。
 5.角色扮演。
 6.獎勵卡。
 7.教師對學生所作的「學生晤談單」。
(二)在面對面的互動方面的策略
 1.實施分組競賽。
 2.小組總動員的合作討論。
(三)在學生績效責任方面的策略
 1.小組總分及個人進步分數的設計
 2.設計隨堂考小組計分表
 3.運用上課記錄表提問,鼓勵學生反省及教師解決學生問題方式之一。
(四)在學生與教師互動技巧方面的策略
 1.運用小組遊戲競賽,加強小組榮譽感與向心力。
 2.隨時晤談學生,適時關心鼓勵學生。
 3.期末利用表揚數學金頭腦前三名之方式。
(五)在團體歷程方面的策略
 填寫「數學小組合作記錄表」除了可以讓組員共同檢討、反省小組運作的狀況外,還可以藉此讓師生有溝通的機
 會,研究者也可以經由學生記錄,更加了解各組員間相處合作的情形。透過期初、期中和期末問卷,了解學生想
 法及小組運作問題,提供教師發現問題,以作為修改方向,建立學生的學習歷程。
(六)教師如何回應學生問題
 回應要能符合公平公正原則,要有敏銳的觀察依不同背景的學生學習差異,做適當調整。
(七)設計適合學生討論的學習單或任務的專業能力再加強
 以往學習單比較形式化,設計出讓學生能夠合作思考及解題是很重要的。
(八)教師教學前,充分的準備與先備能力,並以平常心面對,才能真正解決教學問題。
 1.良好的班級經營。
 2.小組能力的訓練。
 3.課程教材及進度做適切的安排。
 4.應注重特殊生的安置。
 5.教師教學資訊素養、教學信念。
(九)其他
 1.教師隨時觀察並主動回饋,學生對練習的投入會更多。
 2.教師善用多樣教法與教具,不僅可提高了教學成效,同時亦減少了學生不當上課行為的發生。
 3.將當日活動轉換成指示語寫在黑板是較有效能。
 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合作,相互交流及討論,可以幫助教師成長、減輕負擔,透過研究社群是可以共同研究改進
  教學品質,提升教學效能。
 
跳至網頁頂部